互联网金融创业:最不缺的就是p2p 想活得持久拼的是综合运营能力
君联资本董事总经理李家庆
君联资本是十几年来比较有历史的公司,做早期的风险投资和成长期的投资,跟互联网有关系的,包括相对跟银行,证券,债券,非标资产和标准资产的形成过程,到资产配置过程的一些项目,包括拍拍贷,铜板街,包括一些好买基金,投了一批这样的公司,也希望能够跟大家一起来交流。
互联网金融有“泡沫”是好事
刚开始中国确实是传统金融体系发展本身比较缓慢和滞后一点,同时再加上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本身的技术演进,这两个重合起来之后,出现了成熟国家资本市场所不一样的快速发展,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所以在这种情况下,结合整个国家的经济面临一个转型,增长速度放缓,作为政府而言需要迫切需要有一些新的东西促发转型和缓解一定的趋势,所以很多东西出来了,以前是不踩红线,现在是一边一只脚是可以的。现在做互联网金融的人进来,做产业的人进来,各方面的人进来做这些事情。
泡沫肯定会有的,确实是一个好事情,而之所以说泡沫主要是在风险的,是因为大多数人缺乏风险识别和定价的能力,还有控制的能力,这个过程中必然会比其他的行业更大的一些不确定性,因为无论是做互联网的人也好,还是做实体经济的人也好,进入这个市场大家被推着走,没有人能够清晰说清楚自己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累积下来的资产,积累的客户,形成的风险本身有一个清晰的衡量的界定,比如说一个实体店这两天停业盘点一次,盘点完了再重新开业,在往下走。但是整个互联网金融快速资产形成过程中还有一个递延的问题,很难在某个时点当中清晰界定风险。从风险角度来说,从这个角度来说是有泡沫的。如果从创业的角度上和资本的角度上,创业和投资者都有不确定性,所以从这一点来说泡沫,意义不大。
互联网金融创新:不在模式层面上,而在技术层面
关于机会来说,绝大多数的互联网金融公司,早上看到的报告里面,有第三方支付,有p2p,还有网贷,绝大多数都不是我们想要的东西,这个市场可能更大的机会还没有开始。刚才叶总讲到这个市场根本不缺一个生意头脑比较敏锐、发现了一个特定消费场景的,或者说是先人一步,创造了一个所谓的产品,利用信息不对称和资本差异去赚钱的公司,这种公司太多了。
但是今天确实这个市场上需要的是一个能够应用云和大数据,包括系统架构去解决一些问题,假设这个市场不是两千亿,而是两万亿,到底有谁能够撑得住这样一个体系,上千万和上亿的用户在里面跑,巨大的数据流在里面走,在这种情况下的数据分析,包括信用体系的建设,包括说基于多兆户,多种金融产品的客户,以客户为中心的数据分析系统,包括网络安全的问题。我有不同的观点,我认为这里面会出现巨大的公司,比今天大家看到的在市面上做的创业公司要更大。
今天可惜的是中国互联网金融这个市场上我们看到的非常少,如果看到这样的公司我们会毫不犹豫去投资,现在市面上看到的东西太少了。举一个例子,早年没有互联网金融这个概念的时候,我们就曾经投资过一家公司,是做国内大概有2、3百家城商行,小贷管理公司,再加上一些征信的接口,数据服务的接口,每年有20万亿的资产,在他提供的系统上跑,a股上市公司安硕信息,这一段时间股票炒得一塌糊涂,也不知道我们干了一些什么东西,股票就涨了。
但是这种公司是很需要传统金融这样的东西,针对今天不同的消费场景,不同的特定用户,基于社交网络也好,基于其他非常规线下的消费行为,所积累起来的对环境去做调整。但是最基本这些方面的能力必须得具备,很难看到在中国市面上做的公司,能够支撑得了上万的资金在上面跑,我们是看不到的。所以我自己感觉来说,在这个里面还是要更深一步去想,当这个大潮过去了之后,在这个公司花费的心血,还是投资者投了很多的钱,你买到的是什么,最终落下的是一个技术系统,一个风控体系,或者还是国家给的牌照。最终我们投这么多钱下去之后,整个经济下来了,大量资金面的发生重大变化之后,还不能通过息差来赚钱的,不能通过简单的信息不对称来赚钱了,到那个时候我们手头上留下的还有什么,把这点事情想清楚的,不管今天有泡沫,还是两千亿,还是五千亿,至少投下去是自己睡得着觉的。
所以再往下一步走的时候,如果做创新,或者大的机会,不是在模式层面上,而是在技术层面上。
互联网金融创业跑道很长做的时候不要太着急
我自己感觉这条路还是很长,经常我们说风口来了的时候要抓紧,但是关于互联网金融这个事情是一个很长期的,跑道非常长。像吴总四五年前开始做,然后今年做,还是明年做,任何时候做都不晚,因为这个市场太大了。第二,做的时候不要太着急的,有做大的企业,也有拿到很多钱的企业,不要太着急,把自己想得笨一点,节奏上不要太着急,不要太聪明,有些时候认为自己看到的东西就是一切,还是把自己变得笨一点,去做一些扎扎实实的事情,在这种情况下机会总是有的,中国的金融,包括互联网金融今天跟美国来说,还是处于原始人类,那个是相对现代社会发展起来的发达人,我们充其量还是在原始阶段里面。
热点资讯
- 今日/
- 本周
-
2961
゜ 1【重磅】知名券商都推荐哪些互联网金融个股? -
2118
゜ 2成立不到一年,优分期b轮融资估值近30亿,徐小平9个月赚30倍 -
1483
゜ 3美团千亿杀招出手互联网金融,足够低调但足够致命 -
1215
゜ 4你没见过的另一面:酒桌上的p2p -
961
゜ 5a股演绎互联网金融最强音:安硕信息收盘价为450元/股,谁会成为下一个安硕? -
422
゜ 6马展金融徐彬:用科技改变投资,哈佛学霸的“互联网+证券”实践 -
396
゜ 7惟楚有才,于斯为盛:互联网金融中的湘军弄潮儿 -
387
゜ 8你所不知道的“匹凸匹”背后:资本腾挪高手陈隆基曾捞金3家上市公司暴赚数十亿 -
288
゜ 9报喜鸟合资设"小鱼金服",将"温州贷"揽入麾下 -
287
゜ 10蚂蚁金服“联姻”东方资产,资金资产端优势互补